一台电脑,几本卷边的笔记本,几沓泛黄的科研论文,这就是贾光一办公桌上全部东西。他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朴素节俭,而他的勤奋踏实是采访的终印象。自2016年3月入职天商,历经三年多的光阴打磨,他精于教学,潜心科研,尽心育人,已成为理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并成功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和我校“青年英才百人计划”。他与“光”结缘,向光而行,尽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精雕细琢 用互动活跃课堂
贾光一对于教学持有“千锤百炼”的态度与“尽善尽美”的追求。在三年长达1166学时的教学时长中,他从不怠慢每节课,精心自制教学PPT,通过学生每节课的反应不断完善,并虚心接受物理系同行、督导的听课反馈,不断精益求精。他教授的《现代测试技术》课程,受制于学校的设备条件,更侧重于理论教学。学生兴趣如何能被书上几句话就调动起来呢?贾光一经过一番推敲,得出了答案。课上他向学生展示自己读博和做研究助理期间使用仪器做实验时的图片和数据,常常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个人感悟为例,课堂氛围一下子就从沉闷中活跃起来。
他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总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结果。”他设定选题范围,要求每个学生课下查资料、准备PPT,在课上做十分钟的报告。“把讲台交给学生,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灵感,化被动为主动,有的学生把物理和音乐结合联系,有的学生用物理模型探究π的多种测量方法,不仅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专业知识也被更好地消化吸收。”贾光一也十分注重与学生的课下互动,诸如“类似于凸透镜的电磁透镜可以聚焦电子束,那么能不能制作出类似于凹透镜的电磁透镜,它能做什么或者有什么应用?”的问题会适时抛给学生,一问一答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下就被带动起来。偶尔有学生的问题很天马行空,他也耐心回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潜心科研 用行动诠释奋斗
“兴趣是我工作和学习的最大动力,它让我时刻保持对物理的热情。”物理学是贾光一从小便向往的领域。高考的第一志愿,他毫不犹豫地报考物理学,随着本科学习的不断深入,他愈加喜欢,发现自己最热爱物理学中的光学,便继续于天津大学硕博连读光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做研究助理期间,贾光一进一步接触到光学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内容。种种积累为他来天商任教科研做了充分的铺垫。
对于一名站在教学科研岗上的小“青椒”来说,光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是宝贵的,“年轻老师不应该把时间用在游山玩水上,要把时间用来奋斗。”这是贾光一对“奋斗”二字的理解,他的行动也完美诠释了这句话。入职三年多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几乎每天雷打不动地早八点准时到办公室备课、科研,办公室封楼前才离去,假期也不例外,从来没有一刻松懈。正是凭借对于物理的浓厚兴趣和踏实肯干的精神,贾光一获得感满满。他已在国际知名SCI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金培育项目1项、校新进人员科研启动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他还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会员,并且是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近期其与物理系老师合作设计出由埃洛石纳米管、二维MoS2、黑磷烯、Au膜、三棱镜构成的SPR生物传感器,相较于传统的SPR生物传感器,新设计的传感器无论是角度探测灵敏度还是相位探测灵敏度都有极大的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已以“Ultrasensitive plasmatic biosensors based on hallo site nanotubes/MoS2/black phosphorus hybrid architecture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上。
在物理领域已经小有成就的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如今他还在自己热爱的光学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他正从事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超薄金属膜异质结构中非局域的介质屏蔽效应及其光学性质(已立项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他经常性地查阅最新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并做好笔记。桌上泛黄的论文和笔记本记录了那些看似枯燥,却令他乐在其中的时光。贾光一把现在所获得的一切成绩全归功于“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上。
尽心育人 用耐心浇灌成长
贾光一目前担任物理1701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荣获过校先进班集体、军训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他一直用心与学生保持着亲密的交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育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在他看来,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经常组织主题班会,不厌其烦地与学生谈心,学生是他办公室的常客。曾有学生在考研路上遇到挫折,准备到半途突然失去了信心,他安抚学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站在你身后,给你激励和帮助。”正是这样短短一句话给了学生信心与不放弃的决心,激励许多学生考上了985、211高校的研究生。贾光一还能把教育管理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物理1701班的学生在大一寒假期间,贾光一通过微信和QQ向学生们发起提问,了解学生们入学半年来对知识的掌握和认识情况,把学生们形形色色的回答做了总结和分析,并撰写教学论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看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相关学术成果发表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物理与工程》上。
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目前已指导学生两项市级大创项目《不同结构的遮光板对光传播特性的影响》、《迈克尔逊干涉仪光源的改进》和一项校级大创项目《单层MoS2-Au膜异质结构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提起指导本科生在《大学物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的经历和经验,他一带而过地说:“发表自然科学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其实并不难,关键是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好的物理问题,并鼓励他去用心解决。”如何让学生有信心去解决问题?他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了,才能具备一种使学生感到信服的感召力量。”
身为我校2019年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的一员,贾光一目前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做访问学者。他期望在半年时间里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收获学术方面的思想碰撞,回来后学以致用,将经验传授给学生。(校报记者 程可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