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科研能力出众,发表论文超过120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申请专利36项,曾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入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军人才。他身兼数职,既是一线教师,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也担任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冷链物流关键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国际制冷学会D2委员会委员等。守初心、尽本分、做实事,他就是我校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刘斌教授。
从一而终为热爱
在刘斌看来,“兴趣是最大的驱动力,使人保持思维专注。”兴趣指引他最初的选择,并成为他成长路途中最好的老师。心之所向,高考后的第一志愿,他毫不迟疑地选择报考他感兴趣的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被录取后,随着学习不断深入,刘斌愈加被制冷所深深吸引,愈加喜欢。他先后选择在天津大学读研、法国cergy-pontoise大学留学深造,更加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接触最热门的研究前沿内容。他说,“大学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专业能力,更需要开阔眼界与拓宽思维,当你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就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总是要学会不断丰富自己”。强烈的兴趣与求知精神,对待科研保有的求真务实态度,加之勤勉有加,成就了刘斌,使他一步步爱上了制冷。
刘斌对于学生培养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上课方式很自由,没有指定教材,学生需要提前预习并掌握了相应基础知识后才能跟上课堂节奏,这背后蕴含了他的苦心,“自学能力是学生首先要具备的素养”。在备课过程中,他也会不断更新教学计划,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他重视上课过程,课堂上精心讲解分析每一个实验,重视讲述思路与方法,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透彻精析疑难重点。每当学生走神,他都会用提问的方式将其带回课堂,时刻鞭策学生拿出最好的精气神对待学习。他的课程不设置补考制度,学生一旦挂科,必须参加重修。他说:“考试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大学不仅培养知识型人才,也培养应用型人才。课堂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点,还有老师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塑造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满足国家、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服务做贡献”。对待硕士研究生,刘斌更多了几分严格,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全方位指导,也收获了学生的认可。其曾获评学校最受欢迎教师。
执着求真促科研
如果说是兴趣让刘斌保持着对制冷的热爱,引导着他的学习之路,那执着求真的精神引领他在科研之路上一往无前。“科研没有捷径,需要不断琢磨,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去尝试新的思路。”对待研究已达十多年的产地预冷项目,他始终带领团队攻破技术难点,研究角度从最初的宏观角度拓展到微观角度,不断突破技术问题。构建了产地预冷工艺的优化目标函数式,获得不同预冷工艺条件下的最佳风速。提出了果蔬预冷过程的自适应行为概念,研究成果他引次数超过100余次。其团队还进行了冰温技术研究,从冰温库的物理结构、冰温贮藏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冰温库建造的均温和恒温物点,提出了保证均温和恒温的库体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引用,他引次数超过80余次,Ice-Temperature Storage Technology of Fruits andVegetables专著被InTech出版社评为最受欢迎的著作之一,2年超过3000次的下载。
目前他依然在最前线砥志研思,致力于液滴蒸发研究这个世界最前沿的应用性问题,团队已经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得了液滴表面的温度分布、接触角变化,提出了液滴蒸发过程中的3阶段过程,为进一步了解水分的蒸发机制及液固界面变化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挑战层出不穷。在攻克液滴蒸发研究的技术难点时,刘斌带领团队参考的文献多到数不清,经历了成百上千次失败。刘斌说,“我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问题解决不了,说明自身知识积累还不够,要坚持研究下去,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对待科研,刘斌不舍昼夜,甘心付出,迎难而上,他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不忘初心乐奉献
成功入选“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是对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社会贡献最大的认可。然而刘斌却看的很轻,他保有着回馈社会的初心,一切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为国家、社会解决现实问题。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产地预冷装置、产地冷库、工艺及保鲜技术集成及应用研究。针对“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果蔬生产方式,提出了6种不同的产地预冷、冷藏运输及保鲜的冷链模式,在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对西兰花、葡萄、苹果等10种果蔬进行了产地预冷和保鲜技术体系的示范和应用,比如水蜜桃的保质期从1个月延迟到3个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访时,记者发现刘斌的办公桌上并不是井井有条的,大大小小的文件堆放在桌面上,桌前贴着一张计划表,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工作完成后已接近傍晚6点,他靠着椅子缓缓坐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长舒了一口气,对等待采访的记者说:“别看办公桌很乱,但是我每一份工作都会好好规划,从一件到另一件,踏踏实实,直到事情都完成。”身兼教学、科研、管理等数职意味着工作繁杂,会牺牲很多个人的时间。但无论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追求极致,已经成为刘斌的标签。(校报记者 李江)